这一刻。
所有正在拆解昆仑电池包的工程师都懵了。
脑海里不约而同出现一个念头。
“离谱了。”
“这到底是什么勾巴技术?”
要知道。
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破解电池包的化学配比,以及电芯的管理技术。
只要将这两大难点解决。
那么就能通过调整配比绕过专利,造出差不多的电池包。
到时候这些厂商也能拥有自己的电车。
可没想到。
他们在拆解电池包的时候。
却发现这玩意自己根本拆不了……
不对。
不能说根本拆不了。
而是昆仑这电池包里密密麻麻的电芯组成,他们发现。
无论自己拆了哪一个,都很难无损还原。
其中所有电芯,都通过紧密连接在一起,除此之外,电芯与电芯之间,还打上了一种特殊的胶泥状物质,就是这种物质。
导致了他们无法完整地不破坏电池包的情况下将电芯拆出来。
如果他们对电池技术的理解,再进步一些。
就会知道这种胶泥状的物质,是电池包安装中起关键作用的电芯涂胶,这种涂胶由特殊材料配比,并且只能由高精度的涂胶设备以及机械手进行协作,除了绝缘隔热之外,还能提高所有电芯的一致性。
这种直接利用涂胶进行链接电芯的工艺,优点颇多,但只有一个缺点。
那就是他人想拆解回收,或是拆解研究时,只要拆下一个电芯,那么整个电池包也就立即废了。
对于昆仑来说。
电池包中的某个电芯坏了。
大不了直接进厂全部粉碎回收。
反正是自家造的,成本也低。
但这些想要研究的人就傻了。
看着这设计直接就懵比了!!
昆仑这设计做得太绝了!!!
当然了。
拆解电芯只是其中一个问题。
当这些工程师大牛,以及研发人员,看到这每个电芯之上链接的密密麻麻的传感器,只感觉一阵头皮发麻。
“嘶……”
“昆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……”
“用一块这么小的芯片,竟然可以统一所有电池的容量,计算出整个电池的SOC百分比,要知道,这可是上千个电芯啊,就算通过计算机实时计算,也要花不少的时间……”
“这技术,我tm服了!!”
“这个芯片似乎还管理着液冷散热系统,能够根据电池温度实时调节内部液体散热的流速,还能将其始终保持在一个充满活性的温度下……”
直接叹为观止了。
他们身为大厂商,在技术力上,竟然被一家不温不火的国产厂商给碾压了!
简直不可思议。
而后。
当他们看到那台先进的工业电机。
更是无力吐槽。
“这个电机转子的设计太先进了,结构可以说是异想天开,天才的想法……”
“连电机壳子里都是电路板,艹,空间节省到了极致,塞进汽车底盘甚至还留有不少余地,我们从国外采购的先进电机都没有体积做到这么小的……”
“这样的工业电机,别说是仿制了,就算是坏了一点,除了昆仑以外,其他的厂商都没法修啊!!”
“服了……”
这一天。
几乎是先后的时间。
所有拆解昆仑车子的技术人员,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。
这玩意……
根本就不是人能仿制的。
里面的技术壁垒实在是太深了。
任何一个细节,都极为恐怖。
而这些细节,全部堆叠起来。
就成了一个恐怖的技术壁垒。
导致他们这些搞技术的,一眼看过去,就仿佛隔着一个次元壁一般。
很快。
这些研究的负责人员。
不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。
“毁灭吧,这压根就不是人能搞的。”
“短时间要想仿造昆仑的电车,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……”
……
办公室内。
陆总还在做着美梦。
什么垃圾国产造车企业,以为造了个电车,就能抢了他们大丰田的风头。
等到技术拆解一出来。
到时候,绕过专利仿造一台。
随随便便就能把昆仑给挤死。
到时候他再大力发展电车产业,在大陆积累资本,大力收购股权,回到了总部,在董事会中也能大大扬眉吐气!!
“哈哈哈,给我死!!”
陆总想着想着笑出声来了。
就在这时。
有人进来了。
“陆总,拆解逆向研发结果出来了。”
陆总来了精神,整个人都弹起来了。
“怎么样,预计多久能造出一台和昆仑一样的新车?”
他非常渴望的语气问道。
顿时。
这名开发负责人面露难色,吞吞吐吐道。
“陆总,不好意思,昆仑的技术实在是太过先进了,我们恐怕无法仿制一台相同的电车,其中关键的电池包和电机技术,要做逆向研发的话,可能五年到七年左右,能成功研发出来……”
这话一出。
陆总懵了!!
懵得彻彻底底。
他确认自己没听错。
偌大的一个丰田大陆总部,这么大的研发团队部门,要仿制昆仑的技术,竟然要花五年到七年。
还他妈只是可能??
陆总怒了!!
“什么?”
“废物!”
“你们tm都是废物不成!!”
“现成的样品摆在面前,都做不出来??”
“都是吃干饭的是吧??”
一通劈头盖脸的怒骂。
研发人员有苦说不出,面露苦笑。
这尼玛……
你有能耐你仿一个啊!!
……
李明从系统所出品的成熟电池包技术,起码领先了这个世界三十年。
想要拆解一遍,就仿造出来,那是不可能的。
就好像光刻机。
这玩意就算是摆在面前,没有配套的工业体系,那也是根本仿造不出来的。
但是也不能说拆解一点作用没有。
就好像很多先进的科学产物。
你会发现,在其出现之前,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种类。
然而在其出现之后,却慢慢在几年内出现了一些许多相关的产业。
昆仑的电池包虽然无法仿制,却也变相推动了这些汽车厂商对于电池技术的认知,无论是设计还是技术格局,都变相少走了弯路。
同一时间。
其他厂商内部。
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。
“什么??”
“无法仿制???”
“我草!对着实车逆向研发都要十年?!”
不少厂商懵了。
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离谱了!!
……
……
(熬夜码字不容易,给数据悲惨到极致的作者上点票吧……)
本书来自:wap.faloo.com。.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