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有点颓然的,站在雕栏玉砌之后,他一手捂住一个石柱。
看着奉天殿外。
神色颇为复杂。
完全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他收回眼神,瞧见奉天殿内跪伏的朝臣们,一动不敢动的。
他知道。
这些人都被震慑住了。
或者是被杀的害怕了。
都在等自己的那个好孙子出声呢。
眼神落在汤和的身上。
朱元璋是怎么也想不明白。
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。
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,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朱允熥的身边。
难道是因为自己杀了太多的功臣。
让这位兄弟也害怕畏惧自己了吗?
但他不知道,北方的藩王大军,随时都能覆灭了朱允熥啊。
“礼部!”
朱允熥喊道。
当即就有礼部的官员,马上膝行移动,来到了大殿中间。
“臣礼部侍郎,王锴礼,伏听陛下旨意。”
礼部都改口喊陛下了。
朱允熥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,道:“皇爷爷,看来朕杀人,还是有些效果的。”
“看到没有。”
“这不给朕选登基吉日的,都迫不及待的改口,叫朕为陛下了。”
这一番话。
说的王锴礼冷汗如雨的下。
礼部官员一个个也是瑟瑟发抖,畏惧不已。
他们心知肚明。
在登基吉日这个事情上,整个礼部都耍了花招。
就是以为朱允熥会极快的败亡。
与其选什么吉日,还不如拖着。
谁知道。
这是一个煞星。
杀神暴君啊。
下手这么狠辣。
却连太上皇都没办法阻止。
谁还敢阳奉阴违的不听话啊。
“启奏陛下,礼部已经选出登基吉日。”
“就在十月初一。”
王锴礼想也不想的,就极快的开口说道。
他深知不能让陛下问出来。
否则的话,他百口莫辩。
只能是马上想出来一个吉日,才能堵住陛下后面的话。
“嚯。”
“你还真是够快的啊。”
朱允熥轻笑道:“那好,就十月初一登基。”
“一应登基大典筹办,就交给你王锴礼。”
“若是有什么差池的话。”
“回去就多吃些好吃的。”
他语气一冷,道:“免得没机会再吃了。”
王锴礼擦了擦额头的冷汗,道:“陛下放心,礼部官员必定办妥,不敢有任何差池。”
杀神啊。
真的是杀神啊。
王锴礼心头都快哭了。
这事情到底该怎么办啊。
朱允熥道:“礼部阳奉阴违朕,朕这次就不计较了,放你们一次,再有下次,全部处死。”
“你们最好将功赎罪,不要让朕失望。”
礼部一众官员在王锴礼的带领下,连忙表忠心,感谢陛下恩典。
“对了。”
朱允熥道:“朕的父王,礼部要商定出追封的谥号来。”
“交由朕与皇爷爷裁定。”
“皇爷爷,孙儿到时候登基了,追封父王是可以的吧?”
朱元璋有点无语。
这算什么事情?
自己这个当老子的都还没死。
结果孙子就已经上位了,要给自己的老子追封。
历朝历代哪有这样的事情啊。
朱元璋道:“你看着办就行。”
“就怕你十月初一的登基大典,进行不下去。”
“北方藩王大军,可都看着你呢。”
“会给你登基的机会吗?”
朱允熥笑道:“你没意见就好。”
“藩王大军嘛,皇爷爷也不用担心了,孙儿自然是有对策的。”
“茹常。”
他话锋一转,没有再理会老朱,顿声喊道。
茹常高声,道:“臣在。”
“恭听圣意。”
朱允熥道:“马上由你兵部下发朕的旨意,各地卫所军队,无旨调动,均视为谋逆造反。”
“将士应及时醒悟,回到营地,朕一概不究。”
茹常道:“臣遵旨,臣下去就去办。”
这道旨意能不能出金陵,问题不大。
应天府也可以。
可出了应天府,有多少人遵照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“此外。”
朱允熥道:“传喻天下。”
“北方藩王擅自带兵离开封地,此乃大罪。”
“立即带兵返回封地,朕既往不咎,否则一概视为谋逆造反,天下各地……。”
朱元璋眼皮子一跳。
诧异的看向朱允熥。
不知道朱允熥到底哪里来的底气,说出这样的话来。
但他听着听着有点不对味了。
似乎这旨意下的,有点东西啊。
“凉国公。”
跪在地上许久的舅姥爷,蓝玉,总算是有机会移动一下了。
他并不敢倚老卖老,仗着是朱允熥的舅姥爷,就敢有任何随意的地方。
借着回话的机会。
他跪的生疼的双腿,挪动了几步都是吃力得很。
“你即刻率领十万京营大军,前往芜湖,宜兴,苏州一线,统御大军布防,挡住南线贼军。”
朱允熥说道。
蓝玉当即应声道:“臣遵旨。”
朱元璋没忍住,问道:“十万京营大军?能挡住南方勤王大军吗?”
“你把兵力分摊在三个地方,就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啊。”
“还不如集中兵力,在金陵城五十里周围布防。”
蓝玉道:“回太上皇,南方乱军,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,还是该吧主要兵力,都留在金陵,抗衡北方的藩王乱军。”
“南方乱军,都是临时调动的,多是地方府兵卫所,还有地主豪绅走出来了。”
“看似声势浩大,不足为虑。”
朱元璋问道:“那蓝玉率军南下后,京营谁还坐镇?”
“汤和?”
这是一个大问题啊。
大家都知道,京营是有蓝玉坐镇,才没有暴动的。
这时候把蓝玉调走,那不是自毁长城吗?
京营没有蓝玉坐镇,谁还能压得住?
一时间。
一些文官的心思顿时活泛了起来。
这或许是一个机会啊。
没有蓝玉。
这金陵可就不会那么太平了。
朱允熥像是完全不知道蓝玉的重要性一样,他笑道:“不是,是曹国公。”
朱元璋惊讶问道:“曹国公,李景隆?”
“他能镇压得住京营。”
他忍不住看向下面的李景隆,后者匍匐着,看不到正面。
这二十啷当的小子,虽然是公爵。
京营里的将士都是骄兵悍将的。
管不得住吗?
说不定,李景隆一上任,蓝玉一离开。
京营将校就把李景隆给抓紧来,然后发动兵变了。
不是没有这个可能。
老朱以及诸多文官都是这样想的。
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。.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