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又问道:“那你方才说,科举以后不考八股了,也不考经史子集了,那你准备考什么?”
朱允熥一脸理所当然道:“自然是考大学里教的东西。”
朱元璋一脸诧异地看着朱允熥,如同在看一个懵懂稚童一般。
“你知不知道八股对于大明的重要性?”
朱允熥挥了挥手,示意杨士奇等人全都退下。
杨士奇等人一愣。
瞬间明白了朱允熥的意思。
他这是要单独跟朱元璋对线!
几人连忙退了出去。
顷刻间,大殿内,只剩下他们爷孙二人。
朱允熥开口道:“这个朕自然知道,但是朕认为,八股,可谓是戕害天下士子的毒瘤,必须拔出!”
朱元璋一愣,继而怒道:
“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?”
“不实行八股,不让那些文人士子钻到八股的牢笼里皓首穷经,他们能老实吗?”
“咱是造反出身,深知这些文人的什么狗屁风骨!”
应该是想到了当初刘伯温和
朱元璋呸了一声,痛恨道:“咱就是要钳制这些读书人的思想,让他们腾不出时间去做别的东西!”
“没了这些文人的辅佐,即便是天底下再有人想要造反,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!”
朱允熥却摇了摇头道:“皇爷爷,你错了!”
朱元璋瞪眼道:“错什么错?咱没错!”
朱元璋一脸地怒容。
自从妹子和标儿走后,敢说自己错了的,就只有这个孙子了!
朱允熥反驳道:“怎么就没错?”
“你只看到八股能够钳制这些士子的思想,只顾着巩固自己的统治。”
“可是你想过没有,人的思想得不到发展,整个大明朝会出现什么情况?”
朱允熥自问自答道:“数百年后,我们大明就会变成一群行尸走肉横行的王朝!”
“你觉得,这样的王朝,是你想看到的吗?”
想到这里,朱允熥心中数千年流淌的华夏血脉如同觉醒了一般。
想到了未来会发生的事,朱允熥对着朱元璋就是一顿抨击道:
“你用八股钳制大明百姓的思想,海外那些国家也会钳制百姓的思想吗?”
朱元璋冷哼道:“一群蛮夷鞑子而已,我泱泱大明,有何惧之?”
朱允熥冷哼道:“蛮夷鞑子?”
“昔年周朝,晋朝,弱宋,哪个不是如此想法?”
“结果呢?”
“国破家亡!”
“世上没有永存不朽的王朝,也没有传之千世万世的朝代!”
“但是却有千年万年难以磨灭的血脉!”
“我大明,可以亡!”
“但是决不能亡于外族之手!”
朱元璋从未见过朱允熥如此认真严肃的神色,竟是一时间被震慑住,怔怔无言,只能瞪大眼睛看着自己这个十分陌生的孙子!
朱允熥也神色严肃地看着朱元璋。
“朕当年能够带着数千人横行列国,皇爷爷觉得,外族人做不到吗?”
“朕从不妄自菲薄,但是也从不盲目自大。”
“若是因为百姓思想被钳制,国家得不到发展,而被外族入侵。”
“皇爷爷你,便是罪魁祸首!”
“便是华夏的千古罪人!”
听着朱允熥的话,再感受到他身上迸发出的摄人气质。
朱元璋竟是被直接震慑地跌倒在地。
他失魂落魄地喃喃道:“咱真的错了吗?”
“咱不想做华夏的千古罪人,咱不想,也不是!”
“咱要做千古一帝!”
朱允熥伸手把他从地上拉起来。
看着自己的爷爷,朱允熥还是有些于心不忍,开口安慰道:
“皇爷爷,你做的够多了。”
“剩下的,让朕来吧。”
“这大明,咱会比你治理的更好!”
朱元璋蓦然无语。
对大明,对后世,好像朱允熥做的,确实比自己好。
他无力地挥开朱允熥的手道:
“那你就去做吧,咱累了,要回去休息了。”
说完,便转身就走。
朱允熥看着朱元璋略显佝偻的背影,五味杂陈。
好像要对朱元璋说些什么安慰的话。
但是却说不出来。
最终,只是说出一句,“恭送皇爷爷!”
···
数月后,大明沛县的某个村落中。
百姓们看着眼前已经竣工,由三位乡老亲自剪彩的一处建筑。
一个个脸上全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感激。
甚至有百姓激动的热泪盈眶,大声叫好道:“太好了!以后咱们的孩子也能读得起书了!”
“可不是嘛,咱这种了一辈子的地,吃了上顿没下顿的。”
“咱们的孩子以后有了学识,就再也不用受这种罪了!”
说着,这位名叫刘老三的中年汉子还抬起袖子抹了一把泪。
他这辈子,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。
如今陛下不但让官府开设私塾,还免了他们的农税。
就连学费都比那些世家大族的还要低很多!
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!
他家那个臭小子,现在正好到了开蒙的年纪。
但是却苦于交不起高昂的学费,只能让他整天漫山遍野的撒欢。
他本来以为,这孩子就这样了。
日后也只能是跟自己一样,种一辈子地。
然后子子孙孙,都这么过去。
那些官老爷,整天说什么寒门出贵子,但是就他们这些农户,连寒门都算不上啊!
人家寒门,好歹还是落魄后的有钱人啊!
几本书,请个教书先生,上个私塾,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!
可是他们这些祖祖辈辈都没阔绰的人,温饱都是难题,更何谈学什么东西?
如今朝廷开办了这什么“小学”,就连他家的兔崽子,都能读得上书了。
说不定日后还能混个官老爷当当。
“唉,老七,我记得你家那小子,跟我家二剩一样大,也该开蒙了吧?”
那位名叫秦老七的百姓回复道:
“是啊,本来都没这个打算,饭都吃不起,哪有钱给孩子读书?”
“现在可不一样了,到时候孩子读了书,成了才,咱们啊,还能跟着享享福。”
站在屋檐下剪完彩的乡老听着底下百姓们的议论,满脸笑意地点了点头。
然后伸手向下压了压,示意众人安静。
等到声音渐熄,他才指着身边的三位青衫书生介绍道:
“各位乡亲,这是官府从县里派来的三位教书先生。”
“这位是陈夫子。”
乡老话音刚落。
陈夫子便向众乡亲行读书人的作揖礼道:
“众位乡亲,在下姓陈,名熙,字连云,自即日起,便是咱们村小学的孟学。”
“若是有不到的地方,还请中午乡亲及时指出。”
一番自我介绍完毕,那些百姓也都有样学样地学着陈熙弯腰作揖。
紧接着,是另外两位教书先生,一位教授术数,一位教授史学。
三位教书先生全都介绍完毕之后。
乡老又说道:“陛下的旨意上说的很清楚。”
“大明全国境内,凡是到了开蒙年纪的孩童,都可以,也必须入这小学读书。”
话音刚落,那些百姓瞬间又炸开了锅。
“这岂不是说,日后咱们大明朝的这些孩子,都可以当官了?”
“是啊,这不可能啊,全都去当官了,徭役谁来做?兵源怎么补充?最重要的是咱的土地怎么办?”
“就是啊,这地一年不种可就荒废了!难道还等着咱的娃养老归乡的时候,重新开荒吗?”
听这些百姓不切实际的想法,陈熙当即站出来笑着解释道:
“众位乡亲,你们都误会了!”
“读书,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当官。”
“难不成天底下如此多的读书人,都当了官吗?”
之前开口的刘老三听见这话,有些不屑地摆了摆手。
“这意思就是,读了书也不一定能当官,说不定考不上,还要回来继续种地?”
“那为什么还要让咱的娃去读书?”
“到时候考学没考上,种地的手艺也没学会,岂不是等着活活饿死?”
听见这种调侃的话语,众乡亲当即哄堂大笑。
也就是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何不食肉糜。
否则一些更过分的话都能说出来。
让站在前面的三位教书先生瞬间涨红了脸!
他们都是书香门第出身,知道这些百姓愚昧。
但是为了能为大明做些贡献,这才愿意来这穷苦之地教书育人。
但是没想到这些百姓非但不领情,反而还调侃起了朝廷的决策?
陈熙当即呵斥道:“肃静!”
然后他朝着应天府的方向拱了拱手。
面带恭敬道:“朝廷出钱请教书先生,开办学塾,让你们的孩子,子孙后代,都能明事理,知荣辱,这是天大的恩典!”
“这么好的事,你们非但不感恩朝廷,反而嗤笑了起来,这就是你们不曾读书,愚昧无知的表现,难道你们还希望你们的孩子跟你们一样吗?”
刘老三笑得泪花都冒出来了。
他抬起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泪花,像模像样地朝着陈熙拱了拱手道:
“陈夫子,我们就是一群乡野村夫。”
“这辈子,也就种个地,解决个温饱就够了。”
“没有什么家底给孩子留下的。”
“你说万一我们的孩子,浪费了这么多年,只知道读书,最后啥也没捞着,他们以后怎么过呢?”
本书来自:wap.faloo.com。.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