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大明位面。
朱元璋看到这一幕,
眼中闪过的一丝欣慰光芒瞬间变得阴沉下来,
他转头看向朱标,
“标儿,看到了吗?
允炆上位后,改变了我严厉的政策,
宽刑省狱,减轻赋税,这都是为了百姓着想啊。
但是他怎么能如此对待宗室子弟?
这些王族都是皇族的血脉,
那可都是他的叔父啊,
他怎么能轻易废除他们?”
朱标也皱起了眉头,他明白父皇的担忧。
“父皇,允炆这么做,或许有他的考量。
毕竟,削藩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巩固皇权。
但是,他做得确实有些过激了。”
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,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。
他知道,自己无法干涉后世之事。
但是,看到允炆如此对待宗室子弟,
他的心中还是难以平静。
“标儿,你觉得允炆能够守住这大明江山吗?”
朱元璋突然问道。
朱标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缓缓说道:
“父皇,儿臣相信允炆是个有能力的君主,
但是,他面临的挑战也不小。
削藩之事很有可能引起宗室的不满,
若是处理不当,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。
不过,我相信允炆会尽力守护大明江山的。”
【公元1399年,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,
攻入南京,史称靖难之役。
朱允炆只在位四年,便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。
明成祖朱棣也因此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。】
……
大明位面。
朱元璋看到朱棣造反,
瞬间啪的一声把手里的痒痒挠摔在地上,
他紧握着拳头,眼中闪烁着怒火:
“朱棣!这个逆子,竟敢背叛朕,篡夺皇位!
标儿,你看到了吗?
他的皇位竟然是造反夺来的!
朕一直在想,他到底是怎么当的皇帝,
原来他竟然有这么一手!”
朱元璋的声音如同雷霆般滚滚而出,
震得整个空间仿佛都在颤抖。
朱标看到父皇如此愤怒,
心中也五味杂陈火。
他紧皱眉头,沉声道:“
父皇,儿臣确实没想到朱棣会走到这一步。
他的行为确实让人痛心疾首。
但是,儿臣也认为,朱允炆削藩之事,
确实处理得不够妥当。”
朱元璋闻言,眉头一挑,
看向朱标:“标儿,
你也觉得允炆削藩有错?”
朱标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道:
“父皇,允炆削藩的初衷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
巩固皇权,这本无可厚非。
但是,他操之过急,手段过于严厉,
没有考虑到宗室子弟的感受和利益。
这样一来,不仅引起了宗室的不满和反抗,
也给了朱棣等人造反的借口。”
朱元璋沉默片刻,似乎在思考朱标的话。
他点了点头,道:“你说得有道理。
允炆削藩之事确实处理得不够妥当。
但是,事已至此,我们再追究责任也无济于事。”
【朱棣上位后,
继续实行削藩政策,
加强了中央集权,
改革官制机构,
设置了内阁和东厂。
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,
明朝还将都城迁到北京,
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,
朱棣五次亲征蒙古,
占领安南,
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,
在西北设立哈密卫,
在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史司,
并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政策,
还委派郑和下西洋,
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。
统治期间经济繁荣,
国力强盛,
修著了永乐大典,
史称永乐盛世。
但五征蒙古,
出兵安南,
以及迁都北京,
都耗费了很大国力,
加上削藩政策的不彻底,
为此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了伏笔。】
……
大明位面。
朱元璋耐着性子看完天幕讲述的朱棣生平,
不过一直紧皱着眉头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。
随后对朱标说:“朱棣这小子,
倒也有几分本事。
他上位后,不仅继续削藩,
还改革官制,设立了内阁和东厂,
甚至还派人下西洋。
这些举措,确实显示了他的政治手腕和远见。
看来,他是想将大明江山治理得更加稳固。
你看到没,后世还把他统治期间称为永乐盛世。”
朱标沉默片刻,然后说道:
“父皇,朱棣的永乐盛世,
正如后人所言确实是大明的一个巅峰时期。
经济繁荣,国力强盛,这些都是他的功绩。”
另一个时空里,
朱棣此时看完天幕内容,
脸上的表情复杂多变。
他看到后世对他的评价,
心中既有自豪,也有一丝苦涩。
那些关于永乐盛世的赞誉,
让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;
而那些关于他皇位来路不正的议论,
则像一根刺,深深扎在他的心头。
他回想起自己当年为了皇位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,
那些权谋争斗、血雨腥风,仿佛就在昨日。
他知道,自己的皇位确实是通过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得来的,
但这并不代表他不配拥有这个皇位,不代表他没有能力治理这个国家。
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。
他知道,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,而他已经成为了胜利者。
但是朱棣的目光久久停在其死后汉王叛乱上,
他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。
转身面对朱高煦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严厉。
“你是不是很想当皇帝啊?”
朱棣的声音冰冷而低沉,每一个字都像是冰锥一般刺向朱高煦。
朱高煦被朱棣的突然发问惊得一时语塞,
他没想到自己的心思会被朱棣如此直白地戳穿。
他努力保持镇定,低头道:“儿臣不敢有此非分之想。”
“不敢?”朱棣冷笑一声,
“你心中所想,朕岂能不知?
你觊觎皇位已久,以为朕不知道吗?”
朱高煦心中一颤,
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欲望。
他抬起头,直视着朱棣的眼睛,
道:“父皇明察秋毫,儿臣确实有过这样的念头。
但儿臣从未有过不轨之行,更不敢背叛父皇和大明。”
“太子也在这,要不朕现在就让太子把位子给你,
将来你来坐这个皇位如何?”
朱棣的话音刚落,整个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。
朱高煦被这突如其来的话震惊得说不出话来,
他下意识地看向太子朱高炽。
只见朱高炽此刻已经跪在了地上,
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:“儿臣愿意遵从父皇的旨意。”
这一举动让朱高煦更加惊愕,
他没想到太子会如此轻易地放弃皇位。
同时,他也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,
似乎整个大殿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。
朱棣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,
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。
他知道,自己的话已经让他们陷入了困境。
但他也清楚,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选择。
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缓缓道:
“高煦,你看到了吗?
这就是太子,
他愿意为了大明的稳定而放弃自己的利益!”
朱高煦在听到朱棣的询问后,
立刻急切地回应道:
“这位子是大哥让的,
不是父皇给的,儿臣不要!”
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,
仿佛对于皇位的渴望在此刻已经变得不再重要。
朱棣听后,眉头微挑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他深深地看了朱高煦一眼,然后缓缓说道:
“好,这可是你说的。”
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,
仿佛已经做出了某种决定。
朱高煦被朱棣的反应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,
他原以为自己的回答会让朱棣生气或者失望,
但朱棣却表现得如此平静。
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惶恐,
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面临什么。
朱棣看着朱高煦,沉声道:
“既然你不要这个皇位,
那就不要怪朕将来不给你这个机会。
如果将来你敢造反,朕绝对饶不了你!”
朱高煦被朱棣的话震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他没想到自己的决定会引来这样的后果,
更没想到朱棣会如此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。
他心中涌起一股悔意,但此刻已经无法挽回。
…………
…………
各位读者大大们,
跪求“鲜花”“打赏”“收藏”“月票”!
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。.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