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鹿小说网(m.feilu.cc)
首页 > 军事历史 > 大秦:从出海归来开始 > 章节

第十章 二牛抬杠,画曲辕犁!(求鲜花)

作者:提刀饮酒

琢磨了半天,估摸着自己多半吃不着牛肉,赵邺还是老老实实的将红薯和土豆的种植要求派人送给王翦,只等待明天种植。


翌日......


天才放亮,战鼓声已经敲响,赵邺这群人大部分都是在睡梦之中被惊醒的。


然而对于蓝田大营来说,已经司空见惯。


蓝田大营,作为秦军绝对精锐的训练之地,基本上是每天都要操练,规矩严格,天不放亮就要起床。


待赵邺和船员们歪七扭八的从屋子里出去,王翦已经等待在外面了。


“良田,中田,荒田,各一亩,随我来吧!”


王翦撇了一眼身体板正的赵邺眼中露出一丝诧异。


昨天自己那一巴掌挺用力的,哪怕是自己儿子王偾也得疼上个一两天,这小子居然能够生龙活虎,没有半分不适?


王翦虽然略有诧异,不过也没有表现出来,只是带着军队护卫着赵邺等人来到昨天连夜寻找的田地。


看着面前的田地,赵邺砸吧砸吧嘴。


“还需要开垦一番!”赵邺笑着说到。


王翦大手一挥,立刻派遣士卒开垦荒田。


而赵邺则带领着船员们切割土豆红薯做种子。


闲暇的时候,赵邺倒是得空看了一眼耕地的士卒。


士卒们用的是经典的二牛抬杠的耕地方式。


即两头牛抬一犁,一人在前面牵着牛,两个人在后面扶着犁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时代的犁是用的直辕犁。


相比于曲辕犁,直辕犁笨重,且不方便转弯,最关键的是耕地也不够深。


而且直辕犁必须要用长辕,也就导致二牛抬杠是这个时代的普遍耕耘方式。


两头牛,三个人,大量浪费了人力和畜力。


“曲辕犁是怎么弄的来着?”赵邺在地上比划了一下。


因为船员很多,所以赵邺闲着没事,干脆在地上比划着曲辕犁是怎么弄的。


其实也不太难。


顾名思义,曲辕犁就是把犁上面的辕改成曲的。


再加上上一辈子赵邺家里是农民,曾经见过废弃不用的曲辕犁,所以写写画画,也就大概画出了模样。


“你在干什么?”


赵邺还在比划,耳边忽然传来王翦的声音。


赵邺笑了一下说到:“二牛抬杠,需要三人扶犁,我觉得这样太过于浪费人力和畜力了,就想改动一下。”


这个时代的秦人大多朴实,王翦虽然身为彻侯,却也知道农事。


农事自古以来都是大事,王翦也就蹲下身子看向赵邺。


“就这样?”王翦看着地面上画的奇奇怪怪的曲辕犁。


可以看得出来,这是一个犁,不过不同的是,直辕改成了曲辕,另外上面还加了一个漏斗一样的东西。


“王将军可莫要小瞧这东西,这东西最起码可以节省一半的人力。”


赵邺咧开嘴笑了笑。


曲辕犁的改进其实有很多,最开始曲辕犁只是把直辕改成曲辕。


后来人们发现曲辕犁可以犁的深,没必要做那么大,于是曲辕犁就成了可以单人操控的农具,百姓也摆脱了二牛抬杠的生活。


后来为了方便转弯,又有人加了转轮。


再后来,为了方便播种,人又加了漏斗,可以一边耕一边播种。


到了这个时候才算是曲辕犁的完全体。


一人操控,转弯控制轻松,只需要一头牛,可以一边播种一边耕地。


而这样的曲辕犁,也一直用到了近现代。


直到工业化取代人力,曲辕犁才正式退休。


赵邺画出来的曲辕犁,是参照前世见过的曲辕犁画的,自然是完全体,毫不夸张的说,绝对可以甩现在所用的犁具八条街。


王翦诧异的看了一眼赵邺,面前这少年信誓旦旦,这画的歪七扭八的东西却实在不像是能让百姓事半功倍的物件。


“就这玩意,能事半功倍?”王翦还是不太相信。


赵邺笑了笑说到:“诺,曲辕犁比直辕犁更符合力学原理.........”


赵邺为了解释,说了一大堆专业名词,听的王翦云里雾里的。


“这下,将军可明白?”赵邺笑着问到。


而王翦,已经被赵邺嘴里什么力学,什么设计结构给弄懵了。


“没明白......”


王翦摇了摇头又笑了笑:“不过既然你这么笃定,便寻一匠人打造便是,若你所言当真,老夫为你向陛下请功!”


哪怕在怎么不相信,但是关系到农事,都不是小事,况且只需要找个匠人制作一个即可验证,对于家大业大的王翦又不是什么难事。


“但试无妨!”赵邺笑了一下,看向王翦。



  本书来自:wap.faloo.com。.
春节读书!充100赠500点卷
(1月28日到2月12日)[立即抢充] [免费离线听本书(多声优)]
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
<<上一页 下一页>>回目录
加入书签打赏书架
《大秦:从出海归来开始》书评区:
 收藏本站
充值|书屋|书库|分类|排行
包月|客服|合作|帮助|首页
传统版本|手机版
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
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: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