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两位老将军搀扶起来,李恪开口说道:
“如此舟车劳顿,不若在益州暂住几日,让本王为三位接风洗尘。”
杜如晦因为有安排杨务廉暗中探查铁浮屠辛密的任务,因此他欣然接受。
秦琼也因为有秘密纠察截杀蜀王一事的任务,同样也欣然接受。
唯独程咬金,他这个人性子直来直去。
大唐太平以后,他被封了卢国公。
没有仗打,每天无趣的很。
如今好不容易能出长安城带兵整治吐谷浑残部,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上战场。
闻听李恪所言,程咬金开口说道:
“多谢蜀王殿下关心,只是末将一行还有公务在身,实在不便多留。”
不过程咬金话话还没说完,就听见秦琼与杜如晦连番咳嗽打信号。
意识到什么的程将军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,最后直接没音了。
李恪见状爽朗大笑,说道:
“三位无需多虑,就把本王的都督府当做是自己家。吐谷浑已经破灭,王族成员尽数斩杀干净。没有王族,吐谷浑残部兴不起什么风浪。”
闻听李恪所言,三人均是借坡下驴,一齐拱手说道:
“既如此,那便盛情难却,在此拜谢殿下隆恩!”
说完,李恪安排家丁,为三位老臣准备了上好的厢房居住。
杜如晦来到厢房之中,将行礼背囊放置在床褥上。
随行而来的侍从进入屋中,他单膝跪地,禀告道:
“启禀尚书,杨宗师已将铁浮屠盔甲的制作图纸绘制完成。”
说着,他从怀中取出一沓厚厚的宣纸。
上面精巧细致的刻画着浮屠甲的制作方法。
杜如晦接过图纸,仔细检查一番。
虽说他并不理解工匠工艺,但从图纸的数量也能推测出浮屠甲的制作难度。
身为兵部尚书,寻常盔甲的图纸他也曾亲眼见过。
不论是骑兵的盔甲还是盾兵的重甲、亦或是弓兵、步兵等等盔甲的图纸,全都在三十张左右。
而浮屠甲的制作图纸,足足有一百七十多张!
就这,还没算上马匹身上的裙甲!
如此繁重的工艺程度,让杜如晦心中震惊不已。
他不禁在心中猜测:
蜀王殿下背后,难道还有堪比杨务廉的匠人?
怀着心中的疑惑,杜如晦对随行侍从问询道:
“将图纸给你的时候,杨宗师可曾评价过浮屠甲?他是否能原样制作出来?”
闻听此言,侍从猛地垂下脑袋,他略带歉意的回应道:
“杨宗师说,浮屠甲已经超出了大唐最高制作工艺,别说是他,就算是鲁班圣师来了,也制作不出!”
闻听此言,杜如晦心中的震惊更浓。
杨务廉可是如今大唐上下最杰出的工匠。
居然连他都说制作不出,而且还放言就算鲁班圣师来了也制作不出这种绝户话!
足以见得这浮屠甲的制作难度之大。
起初他还认为,李恪背后有堪比杨务廉的匠人。
听了这番话,杜如晦知道。
蜀王殿下背后的匠人,恐怕根本不是杨务廉能够比的。
杜如晦心中既是喜悦又是遗憾。
喜悦于浮屠甲的不可复制,这让八千铁浮屠成了蜀王殿下独有的力量!
遗憾于如此强大的盔甲、军队,不能成为大唐的标配。
不过,两种情绪之中,还是喜悦更多的。
因为,蜀王殿下的实力越强,杜如晦心中就越是欣慰。
将图纸用心整理整齐,封存入密函中。
杜如晦对侍从下令道:
“将密函呈送于陛下,速速去办!”
“是!”
跟随家丁的指引,秦怀玉来到卧房之中。
家丁将盔甲武器等等军备小心翼翼的摆放在桌几上,随后弓着身子退出了房间。
秦琼检查了一下左右,确认没人之后,他将房门关上。
进入屋中,取出纸笔,将此番来益州的见闻一字不落的全部记录下来。
约莫一个时辰左右,秦琼打开房门。
将一只信鸽扔了出去。
信鸽乘风而起,笔直飞往长安方向。
中途落于剑门关一间茅草屋内。
身穿蓑衣的老者将信鸽脚上的密函取下,立即乘船飞流直下。
三个时辰之后,船舶在汉中盆地停靠。
蓑衣老头带着密函来到一座荒庙。
他转动庙中佛头,地板之上悄然打开一个暗格。
老头四下打量一番,确认无人跟踪后,纵身跃入暗格之中。
暗格之下,乃是一座热闹无比的地下世界。
这里尽是赤条条的汉子。
他们手握冶炼锤,不停的敲打着手中的剑坯。
每一下都会溅出刺眼的火星。
“叮叮当当”的敲击声不觉于耳。
老头没有丝毫停留,他似乎经常来这里一般。
在打铁工匠们之中一番穿梭后,他来到了一名头戴斗笠,身着锦袍的蒙面人身前。
老头单膝跪地,恭敬行礼,说道:
“参见不良人!”
说着,他将手中密函呈递上去。
接过密函,那不良人点了点头。
随后便消失在了原地。
两个时辰后,大明宫,紫宸殿。
正在批阅奏折的李世民感觉身后一阵清风吹过。
他眼睛微眯,开口说道:
“朕想清净一会儿,都下去吧。”
宫女太监闻言相继退出大殿。
临走还颇有眼力见儿的关上了大殿大门。
将无关人等全部清理之后,李世民沉声说道:
“出来吧。”
话音落下,一名丰神俊逸,眉清目秀的中年男子从阴影处走出。
他开口说道:
“臣不良帅袁天罡,拜见陛下。”
闻听此言,李世民笑笑说道:
“天罡,何等消息,居然要你亲自来送?”
袁天罡闻言微微一笑,他将手中密函呈递上去,说道:
“禀陛下,乃是有关益州蜀王的密函。”
闻听与恪儿有关,李世民接过密函仔细查阅。
当看到秦琼描述益州百姓生活幸福,蜀王殿下仁爱待人,乃不可多得的大才时。
李世民不禁心中讶然!
他攥着手中密函,讶异道:
“真没想到,恪儿竟如此深藏不露。”
说着,李世民将手中密函扔给袁天罡,继续说道:
“你且看看,益州在恪儿的治理下,繁盛程度竟然不比长安城弱。”
“不仅如此,长安百姓对其爱戴有加,这长安百姓也没有如他们一般对朕如此!”
“在长安时,恪儿玩世不恭,一副纨绔模样。”
“没想到去了益州,不仅一改玩乐模样,而且与民同乐一视同仁。”
“这般仁爱之心,怕是太子也比之不及。”
说到这,李世民沉吟了。
他还有一句话想说,但却不能说。
袁天罡见状,轻笑说道:
“陛下,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幼。如若有改换太子之心,还需做好与士族作斗争的准备。”
袁天罡所言,正是李世民心中所想!
蜀王李恪赴任益州,短短半月时间做出的功绩远远超过了太子十几年来的功业。
如此功勋累身,百姓又如此爱戴。
李恪已经将太子甩的远远地!
甚至,李世民认为,三皇子李恪颇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范。
诸多皇子之中,只有李恪是最像自己的!
李世民心中,已经出现了更换太子的想法。
不过,正如袁天罡所言。
太子的选立,乃是皇权与士族争斗最集中的地方。
依照孔孟之道,自古以来太子的选立都是嫡长制。
也就是立长不立幼,立长不立贤!
这是士族们的权利,即便皇权都无法干涉。
如果李世民想要改换李恪为太子。
那么士族世家必定不会同意。
严重者,甚至会引起大唐社稷的动荡。
因此,李世民心中,不禁泛起了嘀咕:
李承乾虽然处处不如李恪,但他是嫡长子。
李恪身上各处都散发着“一代贤明君主”的气息,但他只是个三皇子。
若让李承乾登上皇位,大唐不会变得更加繁盛,但也不会衰落。
可若是让李恪登上皇位,大唐在他的治理下必定会繁盛无比!
如何取舍,让李世民犯起了难。
思来想去,李世民看向袁天罡,他开口询问道:
“袁天罡,你可能算出,将来谁做了大唐皇帝?”
本书来自:wap.faloo.com。.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