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央宫,大朝议。
每个与会的朝廷官员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影。
他们心中明白,不管是好是坏,关于云中王之事都必须拿出一个结果来。
若是继续放任下去,如此混乱的局面必然会动摇朝廷的威信。
“为朝廷计,暂时就只能委屈一下云中王殿下了!”
“嗯,云中王少年老成,当能明白朝廷的苦衷!”
“不错,云中王身为陛下亲子,理应主动为朝廷分忧!”
几个儒家的博士官在大殿里小声的议论。
他们的官职虽然不高,权利也不大,但是对朝野渔轮却有着不小的影响力。
这些话算是代表了当前主流的渔轮观点。
“放屁,云中王又没犯错,凭什么要受罚!”
丞相申屠嘉性格直爽固执,认准了某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。
哪怕年事已高,火爆的脾气也不减当年。
一边骂,一边还锊起袖子,一副干架的架势。
对面的那几个博士官对此只有抱头鼠窜。
倒不是打不过,而是老丞相这么大把年纪了。
若是有什么闪失,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。
周围看热闹的人不少,却没有一个上前帮忙拉扯。
儒家潜实力太大,已经引起了其他学派的警惕。
“皇帝陛下,驾到!”
在景帝刘启进入大殿之后,四下顿时安静了下来。
他先是环视了一圈,然后缓缓的坐下。
一些细心的官员不由发现,今天皇帝的气色似乎好看了许多。
正当他们摸不着头脑之际,一名宦者拿出了一封奏疏当众念道:
“何以王正月?春秋之大一统也!”
才只听了几个字,在座的文官们脸上就勃然色变。
他们中有黄老派的巨头,也有法家的精英,更有儒家的大佬。
这短短的几个字,就彷如暮鼓晨钟一般在他们的耳边响起。
往日里许多萦绕在心,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,在这一刻突然就有了答案。
“一统者,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……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,不得自专也。”
听到这里,一个主修春秋的大儒此刻更是泪流满面而不自察,心中不断的呐喊:“这一定是我派大贤才能做出的文章,我当以师待之。”
他心中生出了一种朝圣的感觉,仿佛是看到了诸子重生一般。
晁错面色发白,身体微微的颤抖,那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颤栗。
而当世仅存的黄老一派的大佬窦广德则微微闭上了眼睛,时而颔首,时而皱眉。
武将们虽然有些听不大明白,但仔细一琢磨,奏疏中的内容可不正是他们心中某些想法的真实写照么。
大一统,不仅仅是文化上的统一,更是领主主权的统一。
想要实现这些,可离不开俺们武人。
这是许多武将们心中最朴实的想法。
“是故,王者受命,制正月以统天下,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,故言大一统也。”
宫殿之上,宦者还在继续念诵着奏疏上的内容。
越是听下去,带给朝臣们的冲击就越大。
法家和黄老派的学者们更是露出了痛心疾首的模样,叹息如此至理为何是别人所书。
有反应较快的学阀已经暗自下定决心,等回去之后就要将这条思想加入到自家学说之中。
一众儒家的大佬们,除了少数几个主修春秋的人外,其余也大多是面如缟丧。
这时候儒家内部的道统之争可比外面的斗争要惨烈许多。
失败者是要被从文字和精神上抹除的,这可比单纯的肉体毁灭要狠上十倍不止。
景帝刘启将朝廷众人表现尽收眼底,他是理解他们为何会这般失态。
这道奏疏的意义实在太重要了,甚至能够为统合诸子百家的学说创造一个契机。。
这篇文章里的“大一统”,大,不是大小的大,而是重视、尊重的意思。
一统,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天子。
因此,“大一统”,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,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。
而“大统一”则不同,这里的“大”便是疆域辽阔,“统一”更多的是从地域上来说的。
虽只调换了两字的顺县,但两者从思想层面上来说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“大一统”的思想起源于春秋,诸子百家思想各有不同,但对大一统却有共识。
孔子针对“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”的混乱局面,提出了“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”,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就应握有一统天下的权威。
孟子主张“君仁臣义,君民同乐”,天下“定于一”,认为“天无二日,民无二王”。
荀子则认为“天地生君子,君子理天地。君子者,天地之参也,万物之揔也,民之父母也。”
韩非子认为“一栖两雄”、“一家两贵”、“夫妻共政”是国家祸乱的原因,因此应该定于一。
《吕氏春秋》有言:“王者执一,而为万物正。一则治,两则乱”。
墨子曰:“上之所是,必皆是之;所非,必皆非之”,“天下之百姓,皆上同于天子。”
可见,儒法墨三家对“大一统”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,但都强调自上而下的政令统一。
到最后,众人听着那朗朗之声,心中便只剩下一个疑问:
“他是谁?”
是谁能够能够写出发人深省,堪比圣道之音的文章?
......
PS:求几朵鲜花,评价,和月票!!!
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。.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