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殿之上,文武百官议论纷纷。
“最近可有精通春秋一道的大学者,大学阀至长安讲学?”
“这倒未曾听说,此文用典颇多,非有几十年的治学经验不可为之。”
“此文一出,以后儒家愈发事大难制!”
“盛极而衰,且让他猖狂一时。”
“虽然让儒家之人抢了先手,我等也不能落后,下去务必要将我派的大一统理论依据整理出来。”
百官中对此欢欣鼓舞者有之,忧心忡忡者有之。
却无一人敢指摘半句,这就是大道之音的威慑力。
最后众人将目光投向了皇帝,等待刘启揭开谜底。
此时,坐在龙椅上的刘启脸上也露出了纠结之色。
到底要不要将这封奏折的来历公布出去呢?
刘胜那小子呈上这封奏折的用意,他大致能猜到几分。
令他在感慨之余,也对自己的这个幼子生出了一抹愧疚之心。
本来应该由他这个大人承担的责任,最后竟然还是幼子主动出面为他分忧。
想到这,心里颇不是滋味。
他对着身旁的宦者点了点头。
宦者当即朗声念道:“皇子胜,奏上。”
哗~
“居然是云中王,刘胜?”
朝堂之上,所有的文武百官脸上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。
相互再三确认了几遍,一众大臣才接受了自己并没有听错这个事实。
紧接着,众人的心中就生出了一个很大的疑问。
那刘胜竟能写出这般的文章?
如果换成其他人的话,他们或许早就出声质疑了。
但此事既然涉及到云中王刘胜,皇帝陛下又认可了。
他们要是出声,岂不是在质疑皇帝陛下。
所以,在短暂的喧嚣之后,众大臣默契的闭上了嘴巴。
露出了一副聆听圣训的样子。
“皇子刘胜,上奏有功,另赐金一千,缎五百匹。”
功必赏,过必罚,这是老刘家的传统。
景帝刘启这次算是难得的大方了一次。
众大臣们对皇帝陛下的这番话还是颇有异议。
不是说赏赐太厚,而是道之太薄。
如果此策是出自一个在野的学者之手。
凭此献策之功,至少也能混一个秩比二千石的官职当当。
如果此策是出自在场的大臣之手,那么可以说说九卿之位已经在向他招手。
这可一点都不夸张。
从长远意义上来说,这篇文章为汉室的合法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。
往短了说,这也是为朝廷接下来的削藩行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。
要知道当今朝廷削藩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
一是无先例可循,二是无理论可支撑。
所以才会一直折腾到现在,依然没有在朝堂上统一思想。
但如今有了刘胜的这个大一统理论,那就是等于有了最强有力的支撑。
何谓大一统,自然是指疆域、政治、文化上的统一。
谁要是反对大一统,那就是反对所有汉民心底最深处的诉求。
如果宣传得当,此策至少能削弱各大藩国里军队三层以上的士气。
但凡是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,都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在申屠嘉、窦婴这等带过兵的老臣眼中,此策甚至能当十万之精兵。
听到下面的议论之声,刘启自然也知道此举有赏罚不公之嫌。
但他有自己的考虑,此时实在不宜过于刺激自己的那位胞弟。
“好了,此事就这么决定了。”
谁让刘胜是皇帝的儿子呢,刘启既然这么决定了,其余的大臣自然也无话可说。
随着众大臣出宫,这篇文章立刻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了开来。
云中王立刻就成为了无数士子和百姓顶礼膜拜的对象。
……
“砰!”
酒楼的房间里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。
“刘胜……该死的刘胜,又让他逃过了一劫!”
吴王世子满脸愤恨的表情,眼中却又夹杂了一丝无奈。
枉他费尽心机,四处联络奔走,好不容易让刘胜陷入了骑虎难下之境。
没想到对方只是写出了一篇文章就让他所营造出的局面化为乌有。
如果是在后世,他多半会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。
“现在不是讨论刘胜的事情,我们这次的麻烦大了。”
济南王之子焦头烂额的道。
这篇大一统的文章犹如一盏明灯,指明了大汉前进的方向。
以它的恐怖传播速度,不出半个月就能席卷大汉全境。
最让人忧心的是,这篇文章里没有提及各地诸侯王的半点不是。
但字里行间的每句话都在表达地方藩国乃是阻止“大一统”的最大障碍。
可以想象,当这篇文章传到各大藩国后将引发多大的动荡。
“刘胜这贼子是在挖我们藩国的根呐!”
吴王世子恨声道。
此举或许一时半会看不出什么,但时间一长,他那位父王用二十年为国民代为缴税换来的民心势必将付诸东流。
“早知如此,当初就不该答应你这次的行动。”
济南王之子满脸懊悔的表情。
当初听到吴王世子的计划时他不由惊为天人,以为刘胜定然难逃算计。
没想到对方的反击来的如此之快,让人痛入骨髓。
“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?当务之急还是要将这个消息尽传递回去,让国内早做准备。”
吴王世子强子振作起精神,脸上咬牙切齿的道:“刘胜,这还不算完,咱们将来战场上再决输赢!”
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,各大藩国的武装反叛的动作必然会加快脚步了。
到那时,他不信刘胜还能像今天这般幸运!
........
PS:求鲜花,评价,和月票!!!
本书来自:wap.faloo.com。.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